首页>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 | 幼儿烫伤处理情景案例
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 | 幼儿烫伤处理情景案例
2025-09-28 17:26:17
图片
图片
情景案例:

王老师到2岁半的琳琳家里家访,家访期间,琳琳妈妈和王老师在客厅交谈,琳琳和奶奶去了餐厅。突然,琳琳大声哭了起来,琳琳妈妈和王老师立刻赶来查看,发现琳琳因为好奇打开了饮水机的热水开关,导致她的右手背被热水烫伤。经检查,琳琳的右手背皮肤发红,直径约3cm,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水疱,水疱未破裂。

图片
任务:

如果你是王老师,请你对琳琳的烫伤进行处理。

图片
要求:

时间10分钟。

图片
紧急判断与准备(1 分钟)

  1. 烫伤程度判断:王老师快速查看琳琳手背伤情,根据 “皮肤发红、出现完整大水疱、疼痛剧烈” 的表现,判断为浅 Ⅱ 度烫伤(浅 Ⅱ 度烫伤典型症状为表皮破损不明显,真皮层轻度受损,伴明显水疱,疼痛敏感),因水疱未破、面积较小(直径 3cm),暂无需紧急送医,可先现场处理,同时需避免奶奶用 “涂牙膏、抹酱油” 等错误方式处理。

  1. 急救准备:王老师一边蹲下身安抚琳琳:“琳琳不怕,王老师帮你吹吹就不疼了”,一边对琳琳妈妈说:“阿姨,麻烦您尽快找这些东西:①流动的冷水(厨房水龙头或盆装冷水);②干净的医用纱布(若没有,找未使用过的棉质小毛巾);③生理盐水(可选,若家里没有可省略);④干净的托盘或盘子(放纱布用),另外请把琳琳的玩具拿一个过来,帮我分散她的注意力。”,同时提醒奶奶按住琳琳的左手,避免其抓破水疱。

图片
现场急救操作(5 分钟)

第一步:冷水冲洗(3 分钟)

王老师将琳琳抱到厨房水槽旁,让琳琳受伤的右手背朝下,打开冷水龙头(调至中等水流,水温控制在 15-20℃,避免过冷刺激),让流动冷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。冲洗时用手指轻轻托住琳琳的手背,确保水流均匀覆盖整个泛红区域和水疱,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水疱(防止水疱破裂)。期间王老师不断用温和的语气与琳琳交流:“琳琳看,小水流在帮你吹泡泡呢,是不是没那么疼啦?你看妈妈手里的小熊在跟你打招呼哦~”,配合琳琳妈妈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,逐渐缓解琳琳的哭闹。

冲洗 3 分钟后,王老师轻轻触碰琳琳手背,琳琳哭闹明显减轻,能小声说 “不疼了”,判断疼痛得到缓解,关闭水龙头。

第二步:保护水疱与覆盖包扎(2 分钟)

  1. 水疱保护:王老师用干净的棉质毛巾(未使用过,确保无绒毛脱落)轻轻吸干琳琳手背的水分,动作轻柔缓慢,避免摩擦水疱。查看水疱仍完整,无渗液、无破损,无需额外处理水疱表皮(保留表皮可减少感染风险)。

  1. 无菌覆盖:琳琳妈妈拿来医用纱布(1 包 2 片装)和托盘,王老师打开纱布包装,取 1 片无菌纱布平铺在托盘上,轻轻覆盖在琳琳的手背烫伤部位,确保纱布完全覆盖泛红区域和水疱,边缘超出伤处 1cm 左右。用另 1 片纱布的一角轻轻固定在手腕处(避免过紧,不影响血液循环),防止纱布移位。包扎后王老师轻捏琳琳的手指尖,观察指尖颜色仍为红润,确认包扎松紧适宜。

图片
后续处理(4 分钟)

1. 用物整理与清洁(1 分钟)

王老师协助琳琳妈妈整理用过的物品:将剩余的无菌纱布密封好,放入抽屉备用;用过的毛巾(仅用于吸干水分,未接触破损皮肤)用清水洗净后晾晒;用免洗手消毒剂(王老师随身携带)揉搓双手 20 秒(掌心、手背、指缝、指尖),同时提醒琳琳妈妈和奶奶也进行手部消毒,避免接触伤口引发感染。

2. 伤情记录(1 分钟)

王老师从随身的家访包里取出记录本和黑色中性笔,详细记录:

  • 患儿信息:琳琳(女,2 岁半)

  • 烫伤时间:下午 3:05

  • 烫伤原因:触碰饮水机热水开关,热水溅到手背

  • 伤情情况:右手背浅 Ⅱ 度烫伤,泛红区域直径 3cm,2 个完整水疱(黄豆大小)

  • 处理过程:15-20℃冷水冲洗 3 分钟,无菌纱布覆盖包扎

  • 患儿状态:处理后哭闹停止,手部活动正常,无明显疼痛反应

3. 家园护理指导(2 分钟)

王老师向琳琳妈妈和奶奶详细说明后续护理要点:

  1. 伤口护理:每日观察纱布是否潮湿,若潮湿需及时更换无菌纱布;不可自行挑破水疱,若水疱自然破裂,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再覆盖新纱布,避免涂抹任何药膏(如牙膏、红霉素软膏),防止影响伤口愈合。

  1. 异常观察:未来 24 小时内注意观察琳琳手背是否出现红肿加剧、水疱破裂后渗液增多、发热(体温≥37.5℃)、琳琳频繁哭闹说手疼等情况,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,需立即带琳琳前往儿科或烧伤科就诊。

  1. 安全防范:建议尽快在饮水机热水开关处加装儿童保护罩,将家中热水壶、保温杯等高温物品放在琳琳够不到的高处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最后,王老师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,告知琳琳妈妈:“如果后续有任何护理问题,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,我也会明天再跟您确认琳琳的恢复情况。”

图片
总结

整个烫伤处置过程耗时 9 分 30 秒,严格遵循 “冲、脱、泡、盖” 的幼儿烫伤急救原则(因无衣物粘连,省略 “脱” 步骤),在 10 分钟内高效完成判断、急救与指导。通过冷水冲洗快速缓解疼痛、无菌纱布保护伤口,既避免了伤情加重,又通过安抚和分散注意力减轻了琳琳的恐惧,同时向家长传递了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意识,符合幼儿烫伤现场处置 “及时、规范、安全” 的核心要求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【中国幼师】专注学前教师技能进阶与职业发展,助力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成为行业标杆!我们深耕教师技能提升与取证培训,以“专业·实用·前沿”为核心,打造系统化成长解决方案。从新手教师到行业引领者,我们陪你每一步成长!关注我们,让专业成为你的竞争力!

图片

扫码即可咨询


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 | 幼儿烫伤处理情景案例
2025-09-28 17:26:17
图片
图片
情景案例:

王老师到2岁半的琳琳家里家访,家访期间,琳琳妈妈和王老师在客厅交谈,琳琳和奶奶去了餐厅。突然,琳琳大声哭了起来,琳琳妈妈和王老师立刻赶来查看,发现琳琳因为好奇打开了饮水机的热水开关,导致她的右手背被热水烫伤。经检查,琳琳的右手背皮肤发红,直径约3cm,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水疱,水疱未破裂。

图片
任务:

如果你是王老师,请你对琳琳的烫伤进行处理。

图片
要求:

时间10分钟。

图片
紧急判断与准备(1 分钟)

  1. 烫伤程度判断:王老师快速查看琳琳手背伤情,根据 “皮肤发红、出现完整大水疱、疼痛剧烈” 的表现,判断为浅 Ⅱ 度烫伤(浅 Ⅱ 度烫伤典型症状为表皮破损不明显,真皮层轻度受损,伴明显水疱,疼痛敏感),因水疱未破、面积较小(直径 3cm),暂无需紧急送医,可先现场处理,同时需避免奶奶用 “涂牙膏、抹酱油” 等错误方式处理。

  1. 急救准备:王老师一边蹲下身安抚琳琳:“琳琳不怕,王老师帮你吹吹就不疼了”,一边对琳琳妈妈说:“阿姨,麻烦您尽快找这些东西:①流动的冷水(厨房水龙头或盆装冷水);②干净的医用纱布(若没有,找未使用过的棉质小毛巾);③生理盐水(可选,若家里没有可省略);④干净的托盘或盘子(放纱布用),另外请把琳琳的玩具拿一个过来,帮我分散她的注意力。”,同时提醒奶奶按住琳琳的左手,避免其抓破水疱。

图片
现场急救操作(5 分钟)

第一步:冷水冲洗(3 分钟)

王老师将琳琳抱到厨房水槽旁,让琳琳受伤的右手背朝下,打开冷水龙头(调至中等水流,水温控制在 15-20℃,避免过冷刺激),让流动冷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。冲洗时用手指轻轻托住琳琳的手背,确保水流均匀覆盖整个泛红区域和水疱,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水疱(防止水疱破裂)。期间王老师不断用温和的语气与琳琳交流:“琳琳看,小水流在帮你吹泡泡呢,是不是没那么疼啦?你看妈妈手里的小熊在跟你打招呼哦~”,配合琳琳妈妈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,逐渐缓解琳琳的哭闹。

冲洗 3 分钟后,王老师轻轻触碰琳琳手背,琳琳哭闹明显减轻,能小声说 “不疼了”,判断疼痛得到缓解,关闭水龙头。

第二步:保护水疱与覆盖包扎(2 分钟)

  1. 水疱保护:王老师用干净的棉质毛巾(未使用过,确保无绒毛脱落)轻轻吸干琳琳手背的水分,动作轻柔缓慢,避免摩擦水疱。查看水疱仍完整,无渗液、无破损,无需额外处理水疱表皮(保留表皮可减少感染风险)。

  1. 无菌覆盖:琳琳妈妈拿来医用纱布(1 包 2 片装)和托盘,王老师打开纱布包装,取 1 片无菌纱布平铺在托盘上,轻轻覆盖在琳琳的手背烫伤部位,确保纱布完全覆盖泛红区域和水疱,边缘超出伤处 1cm 左右。用另 1 片纱布的一角轻轻固定在手腕处(避免过紧,不影响血液循环),防止纱布移位。包扎后王老师轻捏琳琳的手指尖,观察指尖颜色仍为红润,确认包扎松紧适宜。

图片
后续处理(4 分钟)

1. 用物整理与清洁(1 分钟)

王老师协助琳琳妈妈整理用过的物品:将剩余的无菌纱布密封好,放入抽屉备用;用过的毛巾(仅用于吸干水分,未接触破损皮肤)用清水洗净后晾晒;用免洗手消毒剂(王老师随身携带)揉搓双手 20 秒(掌心、手背、指缝、指尖),同时提醒琳琳妈妈和奶奶也进行手部消毒,避免接触伤口引发感染。

2. 伤情记录(1 分钟)

王老师从随身的家访包里取出记录本和黑色中性笔,详细记录:

  • 患儿信息:琳琳(女,2 岁半)

  • 烫伤时间:下午 3:05

  • 烫伤原因:触碰饮水机热水开关,热水溅到手背

  • 伤情情况:右手背浅 Ⅱ 度烫伤,泛红区域直径 3cm,2 个完整水疱(黄豆大小)

  • 处理过程:15-20℃冷水冲洗 3 分钟,无菌纱布覆盖包扎

  • 患儿状态:处理后哭闹停止,手部活动正常,无明显疼痛反应

3. 家园护理指导(2 分钟)

王老师向琳琳妈妈和奶奶详细说明后续护理要点:

  1. 伤口护理:每日观察纱布是否潮湿,若潮湿需及时更换无菌纱布;不可自行挑破水疱,若水疱自然破裂,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再覆盖新纱布,避免涂抹任何药膏(如牙膏、红霉素软膏),防止影响伤口愈合。

  1. 异常观察:未来 24 小时内注意观察琳琳手背是否出现红肿加剧、水疱破裂后渗液增多、发热(体温≥37.5℃)、琳琳频繁哭闹说手疼等情况,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,需立即带琳琳前往儿科或烧伤科就诊。

  1. 安全防范:建议尽快在饮水机热水开关处加装儿童保护罩,将家中热水壶、保温杯等高温物品放在琳琳够不到的高处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最后,王老师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,告知琳琳妈妈:“如果后续有任何护理问题,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,我也会明天再跟您确认琳琳的恢复情况。”

图片
总结

整个烫伤处置过程耗时 9 分 30 秒,严格遵循 “冲、脱、泡、盖” 的幼儿烫伤急救原则(因无衣物粘连,省略 “脱” 步骤),在 10 分钟内高效完成判断、急救与指导。通过冷水冲洗快速缓解疼痛、无菌纱布保护伤口,既避免了伤情加重,又通过安抚和分散注意力减轻了琳琳的恐惧,同时向家长传递了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意识,符合幼儿烫伤现场处置 “及时、规范、安全” 的核心要求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【中国幼师】专注学前教师技能进阶与职业发展,助力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成为行业标杆!我们深耕教师技能提升与取证培训,以“专业·实用·前沿”为核心,打造系统化成长解决方案。从新手教师到行业引领者,我们陪你每一步成长!关注我们,让专业成为你的竞争力!

图片

扫码即可咨询


留下您联系方式
郑重承诺,您的信息我们严格保密,请您放心填写。
确认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