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重阳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,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
“九”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“重九”。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

重阳节最初有驱邪避灾的寓意,后来逐渐增添了祈福祈寿、敬老感恩等深刻的丰富内涵,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、亲情和自然的热爱。



源于东汉时期的桓景避难传说,据传桓景听从费长房之言,于九月九日携家人登高、佩茱萸、饮菊花酒以避瘟疫。因此,登高寓意“避灾”,远离地面可能存在的秽气。同时,秋高气爽,登高望远可以心旷神怡,锻炼身体,抒发情怀。

宋代,重阳节更为热闹,《东京梦华录》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。

《武林旧事》也记载南宋宫廷“于八日作重九排当”,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。

南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“九月九日,四民并籍野宴。”

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,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,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。重阳节期间,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,比如登高、祭祖,佩茱萸、簪菊、赏菊、饮菊花酒,放风筝,食重阳糕,尊老敬老等。
1、登高望远:这是重阳节最古老、最重要的习俗。登高寓意“避灾”,远离地面可能存在的秽气。同时,秋高气爽,登高望远可以心旷神怡,锻炼身体,抒发情怀。
2、佩插茱萸: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,在中医里有驱虫祛湿、逐风邪的作用。古人相信它能驱除瘟疫,抵御初寒,被称为“辟邪翁”。人们将茱萸的枝叶或果实装于香囊中佩戴在手臂上,或直接插在头上,期许辟邪驱煞的功效。
3、赏菊饮菊:菊花被古人视为“延寿客”,是长寿和健康的象征。赏菊代表着对高洁品格的向往,而饮菊花酒则能明目、养肝、祛灾祈福。重阳节正处菊花盛开的季节,赏菊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,从宫廷到民间,都会举办赏菊盛会。在此期间,人们会饮由菊花与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的菊花酒,古称“长寿酒”。
4、吃重阳糕:重阳糕是一种用米粉、面粉等蒸制的糕点,没有固定做法,各地花样繁多,上面常嵌有红枣、栗子、杏仁等果脯,或插上小彩旗。“糕”与“高”同音,吃糕寓意“步步高升”、“百事俱高”;对于不能登高的人,吃糕就代替了登高,是一种吉祥的象征; 插彩旗的习俗则源于“插茱萸”的替代。
5、尊老敬老:1989年,中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“老人节”、“敬老节”。在这一天,社会各界会组织各种敬老活动,如慰问老人、帮助困难家庭、组织文体活动等,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。

重阳节幼师工具库:
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(含大/中/小班)
重阳节菊花手工,小中大班都有,老师们快来看
重阳节快到了,带孩子诵读诗词,过一个有文化的传统节日
END

喜欢就“设为星标”吧
往期精选:



【中国幼师】专注学前教师技能进阶与职业发展,助力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成为行业标杆!我们深耕教师技能提升与取证培训,以“专业·实用·前沿”为核心,打造系统化成长解决方案。从新手教师到行业引领者,我们陪你每一步成长!关注我们,让专业成为你的竞争力!

扫码即可咨询
我知道你在看哦

微信咨询
电话咨询
预约演示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