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共读|节气故事《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:立冬·腌白菜》
2025-11-03 09:46:19

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阳历11月7-8日之间交节。
“立”为始,“冬”为终,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地始冻,水为冰,叶半青黄,万物收藏。
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代表冬季的开始,冬三月之始。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“四立”。春种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万物在春天萌生,在夏天滋长,在秋天收获,冬天进入休藏状态。
在绘本《立冬·腌白菜》中,我们的小主人公贝儿将和他的家人,给我们讲述他们家立冬的故事。接下来,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穿越祖国大川,感受北方立冬的传统,品尝满族美食,学做腌白菜和朝鲜泡菜吧!
【立冬 三候】
一候,水始冰
二候,地始冻
三候,雉入大水为蜃
“立冬吃饺子喽——”
“怎么又吃饺子啊?”贝儿问。
爸爸伸手指着月历牌说:“饺子是来源于‘交子之时’的说法。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,‘交子’的时候要吃饺子。”
妈妈笑呵呵地端来了一个砂锅:“吃完了饺子,用羊肉汤顺顺啊。”
爷爷立刻接过去说:“这羊肉汤都有讲究,立冬这天喝,御寒!”
“大家吃完了,一起腌白菜!”奶奶这么一说,贝儿高兴地说:“奶奶——我帮您!”
全家人一起劳动,
终于把腌的白菜封好了。
“一个月后,等着吃腌白菜吧!”奶奶说。
爸爸拿着旅游手册说:“不用等一个月,周末咱们全家去吉林,看雾凇,吃朝鲜族腌白菜、东北酸菜!”
妈妈第一个赞成:“听得我直流口水!”
一家人坐着高铁来到了吉林。
初冬的吉林真美啊,寒江雪柳,倒影成趣。
到了吉林市,贝儿一家先去乌拉街的满族镇看雾凇。
全家人在雪地里玩够了,回到屋里,一桌满足传统火锅顿时让人吃得暖洋洋。
一家人想吃东北炖菜,就来到了长春。
翡翠人参茅台鸡是吉林长春传统的名菜,锅包肉、白肉血肠、满族八大碗,哪一个都让人吃过就忘不了啊!
吃饱了,爷爷带着一家人,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长春电影制片厂。
这里,曾经是爷爷奶奶那代人最喜爱的电影的胜地啊!
冬季的长春净月潭,千里冰封,银装素裹。
花喜鹊在白雪覆盖的小桥和山林之间飞来飞去。贝儿一家人走在雪地上,脚步声咯吱咯吱,他们绕过了冰封的池塘。
“来这里最想吃的还没吃到呢。”贝儿这么一说,大家想起来了:“腌白菜!”
“我建议咱们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,去尝辣白菜!”爸爸的主意真好,说走就走,“吃辣白菜和延吉冷面去!”
这时的延吉已经下雪了,贝儿一家冒雪走进了朝鲜族村子。
一户人家盛情地邀请贝儿一家来家中做客。
走进朝鲜族的家庭,穿着袜子进屋才是礼貌的。
当主人端上了延吉冷面、石锅拌饭和辣白菜的时候,贝儿发现奶奶不见了。
原来,奶奶正在学习辣白菜的制作方法呢。
“辣白菜做起来不难,白菜洗净,每片白菜都撒上盐放半天。然后做配料,配料拌上辣椒粉和糖稀……”奶奶边听边学,以后贝儿就能吃上奶奶做的朝鲜泡菜了。
离开延吉的时候,漫天大雪。
爷爷乐呵呵地说:“今冬麦盖三层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。” 贝儿说:“馒头就着酸菜汤,好吃、健康又美味。咱家的腌白菜,也快腌好了吧?”
原来贝儿还没忘记腌白菜呢!
立冬吃饺子是流传已久的风俗。传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,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。他用面皮包裹着羊肉等温补食材,形状如同耳朵,名为“娇耳”,用以抵御严寒。人们在这一天吃饺子,既是为了庆祝冬季的到来,也是为了滋补身体,增强抵抗力。
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,为了抵御严寒,人们会食用一些温补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等,以补充体能。同时,也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大白菜、南瓜、红薯等,以增强免疫力。
在中国的一些地方,立冬有打麻糍的习俗。麻糍是一种用糯米粉做皮,包裹豆沙、花生、芝麻等馅料的食物。打麻糍的活动通常在社区或者村庄进行,大家一起参与,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,也增强了邻里之间的感情。
立冬日作
陆游·宋
室小财容膝,墙低仅及肩。
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
寸积篝炉炭,铢称布被绵。
平生师陋巷,随处一欣然。
往期精选:
【中国幼师】专注学前教师技能进阶与职业发展,助力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成为行业标杆!我们深耕教师技能提升与取证培训,以“专业·实用·前沿”为核心,打造系统化成长解决方案。从新手教师到行业引领者,我们陪你每一步成长!关注我们,让专业成为你的竞争力!